×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东方龙腾

27 大东亚公司

27 大东亚公司

“大东亚公司!”胡澄涵放下碗筷,期待地看着两人。

“这个名字怎么觉得狠别扭呢?”汪鼎杰停了下来,摸着下巴问道。

“我也觉得有些别扭。”方华源说道。

“嘿嘿,我早料到你们会这么说。”胡澄涵乐呵呵地说道,“从甲午海战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泥轰人一直把疲弱不堪的中国人贬称为东亚病夫。其实啊,泥轰人愚蠢之极,他们自己也是东亚人,骂我们东亚病夫,其实是在拐着弯骂他们自己。”胡澄涵解释道。

“明治维新后,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东亚人。”方华源说道。

“没错。不过,既然我们知道东亚病夫这四个字代表的屈辱,那么为何不让这些字提醒我不要忘记在另外一个时空那段屈辱、悲惨的历史?二战前,泥轰人便悍然入侵我中华,妄称是为了建立亚洲国家共同繁荣的‘大东亚共荣圈’,所幸他们后来被打败了。我们为何不可以‘剽窃’泥轰的创意,努力建立以我华夏为中心,以经济为纽带的大东亚共荣圈,将那个狼子野心的岛国牢牢地踩在脚底、捏在手心?”

“当然,到了那一天,我们不会他们一样愚蠢,称他们为大东亚病夫。我们只要他们服服帖帖地趴在华夏儿女面前,乖乖地喊爹,就像后世对他们的美利坚亲爹那样!”

“有道理!知耻而后勇,那就让这个名字激励我们哥三个吧。”汪鼎杰猛地一拍桌子,赞道,“其实这个名字还是很威风的。大东亚公司,听起来好像整个大东亚地区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哈哈哈哈。”

“不光是大东亚地区,大东亚公司将来还要走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好,要干就干一票大的!”汪鼎杰意气风发,豪气冲天。

时光转眼到了1845年6月。

在方华源没日没夜的努力下,炼焦炉、炼铁炉、炼钢炉陆续建成投了产。

方华源建的炼钢炉、炼铁炉、炼焦炉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在现代人看来,也就是些大号的土法炼焦、土法炼铁、土法炼钢炉,虽然土得掉渣,但是很实用。

要知道,即使这样很土、很简陋的工艺,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在一些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产煤区,还是处处焕发着生机。

胡澄涵清楚地记得,以前在电视新闻和报纸里,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地方土法炼焦严重污染环境的报道。

等炼钢炉成功地炼出第一炉钢后,方华源用这些钢分别打造了三辆拉货马车和三辆乘人马车。

光把马车造出来了还远远不够,还得把它们卖出去变成银子收回来才算。

汪鼎杰安排人驾着马车在上海县城里跑了一圈,然后停在小东门外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这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新奇玩意儿立马引来了无数人驻足观看。

从没有人见过这样大量钢铁制成的四轮马车,来往的都觉得非常新奇,围着马车这里摸摸那里摸摸,胆子大的还爬上车试着乘坐。

那种是乘人的马车,车门开一边,只有打开车门,便有类似马镫子模样的东西自动伸出来,供人蹬脚上去。这种马车最大的好处是人坐上去一点不怎么觉得颠,只是稍微有些晃晃悠悠的,令人感觉很舒坦。

方华源本来还想在车门上装上玻璃窗,也为此烧制了少量的玻璃,只是暂时还找到很好的办法把玻璃弄得很光滑平整,看上去不美观,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那些拉货的马车,看上去并不怎么样。不过,车轴是粗钢打制,整个车架也用薄钢片加固,非常结实。车轴与车毂之间不知道用了什么很神奇的东西,导致车轴与车毂之间的**很小,这样一来,同样大小的马车,同样的一匹马,可以拉得动重比原先重两三倍的货物。

马车厂里派来兜售马车的伙计介绍说,拉人马车车架子下面都垫有弹簧钢板,这样在不平整的路上行走,才做到了不颠簸。

这个时代的道路,大多是由泥土碎石铺成,高高低低很不平整,而且到处坑坑洼洼,以致老式马车的车轴、车架子和车轮都特别容易损坏,若是在路上不小心被大一点的石头硌一下,或者不小心落入一个坑,嘎嘣一声,车子就嗝屁了。

这么好的东西,自然会有人感兴趣上前询价。可是一问价钱,拉货的马车要500两银子,乘人的马车要1200两,很多人咂咂舌摇摇头缩了回去。

在给马车定价的时候,胡澄涵坚持乘人的马车要比拉货的马车贵一倍,一是因为乘人马车用的木料和车厢装饰很讲究精致;二是因为目标客户是那些爱赶时髦又不差银子的富商,人当然要比货物金贵。

虽然也有很多富商对这种新奇的马车感兴趣,不过似乎还是没人愿意率先当冤大头。

连着一个多礼拜,一辆马车也没卖出去。

方华源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前面已经砸进了那么多银子,后面的马车还在陆陆续续地生产装配中,现在东西卖不出去怎么办?

出师不利,胡澄涵也有些急了。

“要不咱们把价钱往下降一降再试一试?”方华源说道。

“价钱绝对不能降,我们卖的本来就是奢侈品,降价那就是降档次。有谁见过玛莎拉蒂、法拉利、保时捷这些豪车降价往外卖?”胡澄涵虽然心里有些打鼓,也在怀疑是不是把价钱定得太高了,但是嘴上还是不服软。

“要不这样,你们把这拉货马车送一辆给那家一直给我们供应青砖的砖窑,白给他们用一个月,用坏了也不用赔。如果他不放心,那就签个契约。另外两辆马车就给运输公司和建筑公司试用。”

“拉人马车怎么办?”

“送人,分别送给了巴富尔、达拉斯和宫慕久。”胡澄涵大手一挥。

“白送啊。”汪鼎杰肉疼地说道。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送给他们绝对不会亏本,这些钱以后可以赚回来。”

“这就算是请他们三个打广告吧。”汪鼎杰乐呵呵地说道,“这个道理我懂。”

“没错,为咱们的马车请三个形象代言人。”

巴富尔来自伦敦这个大城市,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试乘了胡澄涵带着方华源送来的马车后,惊喜不已。这种马车,比起他在伦敦坐过的马车,要舒适得多,而且车子的上部车厢全部用红木做成,两边门的中间,镂空雕刻了表现福瑞吉祥的图案,整个马车做工非常考究,展现出神秘的东方风韵。

巴富尔惊奇地问道:“胡,他们这是怎么做到了,坐在上面居然这么平稳。”

胡澄涵说:“这是我的好朋友方华源的杰作,他设计了一些精巧的结构,可以缓解因道路不平而造成的颠簸。”

巴富尔之前就听胡澄涵说过了方华源这位因遭遇强盗失散后又重聚的好友,现在见他设计出这么神奇的马车,不由得地对方华源竖起了大拇指。

“亲爱的胡,请问他们用的是什么材料呢?”巴富尔接着问。

“钢,就是通过传统的打铁工艺不断锻打获得的钢材。”

胡澄涵不清楚现在的欧洲有没有掌握吹氧炼钢的技术,所以想暂时保守这个秘密。

“哦,原来如此,那么这样一辆马车的造价一定很高吧。”

“是的,因此我们给这辆马车定的价格是1200两银子。”方华源接上了话,他的英语底子也还不错,毕竟当初能从偏僻的小县城考上魔都那所有着百年历史、享誉中外的著名大学,自然不是泛泛之辈。

“嗯,是有一些贵,不过绝对物有所值。”巴富尔说。

“方想把它赠送给巴富尔先生,作为双方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胡澄涵说。

“哦,亲爱的朋友,这个礼物非常珍贵。你真是太慷慨了。”巴富尔高兴得起身走上前去,围着马车走了两圈,再次仔细打量这辆新奇的马车。

巴富尔深知,在老家英伦,确实还找不出一辆马车可以和这辆浑身散发着东方神韵的马车媲美。

“那么,请问亲爱的方,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巴富尔一边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用黄檀木精心雕琢的马车车身,一边狡黠地问道,“你们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叫做无功不受禄,对不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